3月19日,中國外文局所屬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聯合主辦的“中國減貧經驗與全球發展”駐華使節對話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舉行。
會議現場
本次活動聚焦“中國減貧經驗與全球發展”,邀請原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云,云南省怒江州委書記洪維智就中國減貧的實踐和經驗及全球貧困治理等作出闡釋。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濤、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局長李立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近2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及國際組織代表出席活動,圍繞中國減貧經驗對世界的借鑒意義以及在促進全球共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等進行研討交流。
李立表示,貧困是人類的共同敵人,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國加強合作的重要內容。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效。2023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的成功舉行在加強中國與世界減貧經驗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位駐華使節會前在怒江調研考察,親身體驗了怒江減貧成效,形成了共同開展減貧合作的共識。
洪維智作主旨發言
洪維智介紹了怒江州脫貧減貧經驗并表示,中共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共二十大以及中國兩會作出的系列重要部署為持續推動怒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下一步,怒江將繼續扎實推進邊疆黨建長廊示范帶怒江段建設,接續打造鄉村振興的怒江示范樣板。
李小云表示,中國減貧努力獲得全球認可,中國減貧實踐對于推動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怒江長久以來在基礎設施建設、醫療和教育等方面資源匱乏,是中國減貧的典型案例。中國的減貧經歷了粗放型減貧、經濟增長減貧、精準脫貧攻堅等階段。對于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消除貧困要以人民為中心,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中國的減貧經驗對世界各國具有借鑒意義。
劉永富在和使節交流中指出,在實現減貧的過程中,中國和國際社會相互幫助,相互受益。中國從國際援助項目中學習先進的減貧經驗,并將自身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國際社會。中國減貧經驗在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脫貧攻堅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過程。中國的減貧標準是逐步提高的,從初期的公有制、區域性扶貧政策發展到精準扶貧階段,從基本滿足人民溫飽到不斷提高人民收入、健康和教育水平。
郭衛民在和使節交流中表示,扶貧工作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政府、市場、農民等方方面面。中國通過自身制度優勢,調動一切力量,集中力量扶貧。中國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原則,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本地民族語言和文化,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良好的醫療教育資源,脫貧質量穩步提高,鄉村振興基礎更加堅實。
于濤指出,本次對話會氣氛熱烈,內容豐富,收獲頗豐。各國使節朋友們深入到中國西南邊陲,實地感受了怒江“一躍千年”的脫貧攻堅成果。相信怒江的成功經驗可以為世界各國減貧與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意義。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發揮多邊合作的優勢,共同推動全球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未來中國外文局將繼續支持當研院等單位開展更多中外對話交流活動,將中國的發展經驗分享給世界各國,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與會各國使節和外交官感謝主辦方提供的高端專業對話平臺,認為此次對話恰逢其時,加深了與會者對中國扶貧減貧的認識,加強各國綠色發展經驗的互學互鑒。參會嘉賓紛紛表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為其他國家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重要思路,為全球減貧作出重要貢獻。
作為2023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使節對話會為各國共同探討減貧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深化減貧經驗交流和知識分享的建設性平臺,有利于推動各國的減貧合作和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