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向國際社會宣介中國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經驗成效,生動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1月3日,以“共享減貧經驗 建設和美鄉村”為主題的“十八洞”減貧與發展論壇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舉辦。
論壇現場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發表視頻致辭。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宣布論壇開幕。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黃艷,剛果民主共和國駐華大使巴盧穆埃內,馬爾代夫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胡達·謝里夫,烏干達共和國駐華大使奧利弗·沃內卡,老撾農林部農村發展司副司長阿諾薩·平提馬馮,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中歐美全球倡議發起人高大偉,以及來自加蓬、中非共和國、馬拉維、新加坡、坦桑尼亞等近3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智庫專家和國際組織代表出席論壇。論壇還邀請了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地方省市代表等200余名中外嘉賓共同討論交流。湖南省委副書記李殿勛主持開幕式。
何報翔視頻致辭
何報翔指出,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精準扶貧”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是中國減貧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起點,我們要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在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取得新突破,贏得新勝利,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毛偉明致辭
毛偉明指出,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引領中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使中國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現象。10年來,湖南始終牢記囑托,扛牢“首倡之責”彰顯“首倡之為”,投身火熱實踐奏響“大地頌歌”,促進“三湘大地”實現“山鄉巨變”。我們將認真踐行“精準扶貧”重要理念,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鞏固脫貧攻堅“好成果”,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書寫共同富裕“新答卷”。
杜占元致辭
杜占元指出,減貧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的事業,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減貧經驗分享和合作。中國外文局始終致力于推動國際減貧與發展事業的經驗交流與合作。未來,將繼續聚焦世界減貧與發展的共性挑戰和重大需求,加強國際合作,以“十八洞”減貧與發展論壇為契機,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減貧經驗共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力量。
郭衛民致辭
郭衛民指出,十八洞村巨變是中國擺脫貧困的生動縮影,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樣本,要積極開展對外傳播,全方位展現十八洞村扶貧脫貧所走過的歷程、克服的困難挑戰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廣泛組織交流對話,親身感受、深入了解十八洞村和中國農村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及其重要意義;深入推進國際合作,促進減貧成果在更大范圍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黃艷致辭
黃艷指出,中國經過不懈努力,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和發展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要用發展的辦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以人為本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持續加強鄉村治理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巴盧穆埃內致辭
巴盧穆埃內表示,人類生存始終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危機,這些危機和挑戰往往會阻礙發展、加劇貧困。社會整體上比之前更加富裕,但仍面臨貧困問題。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奧利弗·沃內卡致辭
奧利弗·沃內卡表示,通過中國向世界伸出的友誼之手,以及和中國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共同分享著減貧脫貧的希望。中國積極參與世界減貧事業,和我們一起建設共同的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阿諾薩·平提馬馮在致辭中表示,“十八洞”快速脫貧以及穩健的鄉村發展經驗,對老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示范。希望中國政府持續為老撾脫貧事業提供幫助,加強減貧與鄉村振興領域經驗交流與合作。
李熙燮視頻致辭
李熙燮表示,鄉村在東亞的發展中起著基礎和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現代,工業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給中日韓三國的鄉村帶來了共同的挑戰。期待中日韓三國繼續相互分享和學習鄉村振興的經驗,以推進東亞的減貧和可持續發展。
高大偉視頻致辭
高大偉表示,要將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結合在一起。貧困是許多社會政治和地緣政治問題的根源,與貧困的斗爭道阻且長,這是一項道義責任。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對人類進步的獨特貢獻,已經成為應該學習和交流借鑒的榜樣。
主論壇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主持。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長張景安;印度“新南亞論壇”創始人、前印度總理顧問蘇廷德拉·庫爾卡尼;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委員沈永祥;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作主旨演講。
劉利民表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在脫貧攻堅之戰中始終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張景安認為,數字化已經廣泛地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農村應該利用嶄新的科技,來使鄉村振興邁向一個新階段。蘇廷德拉·庫爾卡尼認為,中國在消除絕對貧困和鄉村振興的實踐,對印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驗,兩國可以相互交流學習。沈永祥表示,中國通過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在全國農村消除絕對貧困,是中國促進和保障人權實踐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傅瀚霄表示,鄉村振興前景廣闊,文旅賦能勢在必行,要發揮好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重要支撐和重要引領作用。劉仲華以茶產業為例,分析了中國茶產業如何助農增收促發展,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在“我的鄉村我振興”案例分享環節中,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湘西自治州州委書記虢正貴,廣西百色市樂業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金萬兵,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黨委書記卜永彪,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施金通,“千萬工程”重要源起地、浙江杭州市蕭山區梅林村第一書記孔高敏以實例分享了鄉村振興故事,交流鄉村建設與發展中的實踐經驗。
論壇上簽署了多個合作協議,并正式上線京東首個以村為代表的特產館“中國特產·十八洞村館”
論壇上簽署了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共建科技小院合作框架協議,湖南省鄉村振興局—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京東集團戰略合作協議,以及中國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與老撾瑯勃拉邦省瑯勃拉邦市聽松村締結“國際姊妹村”意向協議,并正式上線京東首個以村為代表的特產館“中國特產·十八洞村館”。
論壇下設兩個分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和美鄉村建設”“科技賦能鄉村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流,探討把握建設和美鄉村的時代內涵,探索建設和美鄉村、科技賦能鄉村發展的實踐路徑。
十八洞村“復興書屋”揭牌儀式
論壇特別設立了十八洞村參訪及“十八洞”特別發布環節,并舉辦了“十八洞”多語種圖書首發式及十八洞村“復興書屋”揭牌儀式。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國際青年“鳳凰夜話”及專題推薦展活動。
本屆論壇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國外文局、湖南省鄉村振興局主辦,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發展中心、湘西自治州委宣傳部、吉首市人民政府、鳳凰縣人民政府、花垣縣人民政府承辦,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外文出版社、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協辦,中國與國際發展智庫聯盟、全球化智庫(CCG)、湖南國際傳播中心支持。